2025年7月4日 星期五

“耆老無限期” 的 F1 (2025)





故事講述畢彼特飾演一個F1一級方程式賽車手,
在90年代因參賽時發生嚴重意外後退隱車壇。
多年之後他的舊友兼F1 車隊老闆邀他重返賽場,
指導一年輕新晉F1車手為「APXGP車隊」出賽。
兩位車手,一老一嫰,
年青車手卻看不起已屈中高年的老車手,
覺得他是個老廢物好out。

說到畢彼特本人,
他從年青是走紅到現在,
已經步入中老年,
雖然一把年紀,但依然光芒不減。
電影選他做主角,
劇本要配合他的真實年紀編劇,
採用了“耆老無限期”的主題,
強調「老也有用」,
展現了中老年在生活中仍有價值與力量。

整部電影的劇情,
聚焦於主角如何在中老年的狀態下,
憑藉智慧、經驗以及頑強的意志,
突破比賽的各種困難,
並贏得年青車手的信任和合作。
劇中不僅有溫馨幽默的橋段,
也有感人至深的情節,
讓人看到年齡並不是障礙,
而是通向成熟與成就的另一種力量。

這樣的劇本內容,
無疑是為主角同齡或
相近年齡層的觀眾度身訂造的。
他們能在劇情中找到可以代入的角色
從中獲得鼓舞和啟發。
劇本傳遞的正能量,
能有效提升中老年群體的士氣,
激勵他們在年齡增長的同時,
依然能為自己的人生創造價值。

這部電影或可讓年輕人看看他們人生的未來,
也有可能有時成功,有時失敗,
每個人生的階段都有順逆,
是與年齡無關的,
不要急著歧視老過自己的老人家。

————————


和 《見習無限耆 Intern (2015)》一樣
採用了“耆老無限期”的主題




2025年7月3日 星期四

《手繪香港舊物語日常》自序


自序
回憶*思念

《手繪香港舊物語日常》是一本承載着回憶與思念的圖文書。我在 2011 年至 2025 年十多年間的閒暇時間, 記錄了跨越 1960年代至 2020 年代六十多年時光的一些事物與經歷。書內每一篇文章都是對過去的回望;及對那些曾經陪伴我成長及生活的人、事、物的深刻懷念。 

人情冷暖, 有些情感隨風而散; 物事無常,有些事物早已消逝;欲記或忘,只能記住那些尚未淡忘的片段。還好的是,那些曾經的經歷與遇見,經過時間過濾,留下的都是美好的情懷與影像。 

於我,創作的過程,也是一段自我療癒的旅程。這本書共收錄 130 篇文章, 約 75,000字,其中許多篇章記錄了與父母親相關的情景與片段。繪寫這些圖文並出版這本書,讓我能夠以更溫柔的方式思念他們。

黎兆麟 
2025 年早春二月




 


《手繪香港舊物語日常》出版了。




《手繪香港舊物語日常》出版了。
香港各大書局及網上書局有售
$128

內容簡介:
《手繪香港舊物語日常》帶你回到充滿人情味的香港舊時光。書中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許多已消失、即將消失及敗部復活的生活點滴。本書分為多個章節,展開一幅幅充滿珍貴回憶的文圖篇頁。

你還記得中秋節的溫情、叮叮車的慢活以及天星小輪的悠閒?本書為你喚醒這些珍貴記憶。作者用溫暖的筆調,重現了糴米飯香、中秋豬籠餅及孖條等兒時美食,以及描畫了鎢絲燈膽、電話筒香精、菲林膠片、Call機、Walkman、黑白電視、算盤、火水爐、機械打字機和錄音磁帶等舊物,與你重溫昔日情懷。

此外,書中還記錄了香港獨特的文化現象,包括大眼雞帆船、啟德機場和747飛機、海鮮舫、板間房、報紙電影廣告、天線天台、八開青少年報刊,展現了香港的時代變遷與文化傳承。

本書特色:
配以不同插畫,記錄作者六十多年來經歷的人和事,刻畫香港舊日社會面貌,讓讀者重溫昔日情懷。
除了食物、風景、影視等,作者亦記錄了香港的獨特文化現象,如板間房、書刊、天線天台等,見證時代變遷。

作者簡介:
黎兆麟
出生於香港,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和新聞學碩士學位,並從事文化管理多年。早期以「利小容」等筆名發表漫畫,1990年出版圖文作品集《越來越實際:世紀末新生代學院派筆記簿》;2008年出版四格漫畫作品集《仍舊記那一次:Try to Remember》。
近年轉向水墨創作,於2024年中取得水墨文憑。積極參與藝展及各類藝術活動,並在2023年中於香港藝術發展局的ADC藝術空間(黃竹坑 Landmark South)開設工作室。2024年末出版藝術筆記作品集《黎兆麟工作室的創作日常》。2025年初在工作室舉辦個人畫展《手繪香港舊物語日常圖文展》。

2025年5月初夏

《手繪香港舊物語日常》電子書出版了

電子書剛上架了!

很多讀者已少看實體書了。
於 Google Book 或 Google Play可尋得。




2025年6月21日 星期六

豐子愷也畫四格漫畫

我以前以為豐子愷的漫畫都是單格漫畫,
印象中他未畫過多格漫畫。
看見這本書才知道豐子愷也有畫
接近四格或多格形式的漫畫,
只是他不用有關連的一格格形式表達。

豐子愷將原本只是定格於一幅畫面的表述方式,
擴展至用二至四幅有時間推進的畫面來表達;
他也曾在一個主題之下展示四個不同的獨立畫面,
但不以格子結構連接畫面,
畫與畫之間的關係更多依靠主題來統一。
所以,這些作品通常不被稱為四格或多格漫畫,
而是更接近分格漫畫或連環畫。
本書則將其稱為連環漫畫。

這些連環漫畫始於1935年9月,
刊載於《宇宙風》雜誌,以“這些人生漫畫”為總題,
再具體分為“商人四題”、“愛國青年四題”、
“衛生家四題”、“鄰人四題”等,
共二十四組近百幅漫畫組成。

當時已有許多漫畫家創作四格或多格漫畫,
這類漫畫通常以四格並排展示。
而豐子愷一貫以單幅形式去展示多格漫畫,
風格一貫。

豐子愷 - 鄰人四題” - 1, 2 
 

豐子愷 - 鄰人四題” - 3, 4 



2025年6月15日 星期日

2025年5月25日 星期日

仰看月亮

我並不太清楚
自己有多常仰看月亮。

實在並不常看!

到我有意識地仰看月亮時,
通常是在中秋節期間。
這時看到的都是滿月。

我已經多年沒有刻意
仰看一個非滿月的月亮了。

事實上,下意識裡,
我在非滿月的日子裡
並不會抬頭仰看天空。

因為非滿月的景象
總會告訴我過多故事。


——————————

柴咲コウ - 月のしずく



柴咲コウ×徳永英明  - 月のしずく


月のしずく(明月的光滴)
作詞:Satomi
作曲:松本良喜

歌語是 明月光滴的情歌
濃烈的香氣
彷彿低聲訴說著愛的呢喃
硝煙的聲響
像陣雨中蟬鳴的風聲

在時光的盡頭
愛的溫度逐漸冷卻
那些短暫的回憶
卻越來越清晰地浮現

「好想你啊……」的思念
悄然化作一個心願
今夜,明月的光滴
再次濡濕了心中的悲傷

下弦月緩緩升起
像一面清澈如鏡的水面

世間的萬葉花朵
已悄然褪色
人們的心
也漸漸被悲傷染上陰影

「思念你……」的歌聲
悄悄傳向遙遠的天際
今夜,明月的光滴
再次濡濕了心中的悲傷

「好想你啊……」的思念
悄然化作一個心願
今夜,明月的光滴
再次濡濕了心中的悲傷

下弦月低聲吟唱

那不朽的愛……

2025年4月21日 星期一

《戰役》(Warfare)- Alex Garland導演 (2025)



這部電影改編自
美軍海豹突擊隊於2006年攻打
伊拉克時被圍困的真實經歷。
場景主要集中在
一個只有三、四層高的低層住宅區中的一個哨站內。
一班士兵在此建立據點,
負責監視區內環境,
卻意外發現自己成為了被殲滅的目標。
士兵們能否成功逃離這個陷阱呢?


沉浸在這個處境中,
觀眾必能深刻體會到戰爭中,
與敵方生死互搏的殘酷與無情。





2025年4月19日 星期六

《Last Mile:全面引爆》 (2025)


故事講述大型購物網站'日日快'
在星期五接連發生速遞爆炸事故,
讓全日本陷入恐慌。

剛上任的物流中心負責人舟渡伊蓮娜(滿島光 飾)和
團隊經理梨本孔(岡田將生 飾)要處理這個危機。

犯案者暗示共有12個炸彈,
他們要找出未爆的炸彈包裹,
避免傷及無辜。
並最好在星期一股票市場開市前解決事件,
避免機構股價大跌。
當然他們都要找出犯案者,
要知道事發的因由。

大機構中小人物在職貧脊的故事。




映画「ラストマイル」主題曲
米津玄師「LOST CORNER」






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貓貓的奇幻漂流 》- 金茲·齊巴洛迪斯執導(2024)




此動畫故事的主角是一隻黒貓,
加上幾位主要配角包括一隻狗、
一隻水豚與一隻環尾狐猴。
境况是洪水肆虐,人類絕滅,地動山搖,滄海桑田。
上述的幾隻動物在這場可以浸沒一切的洪水中
互相扶持,努力求生。



全片全無對白,影像真實自然,奇幻跳躍。

根據有關資料,此部動畫運用有限的資金創作,
影像目的是要顧全大局,令影片能流麗表達。
細部描畫只能節儉概括,
以簡代繁,例如在一些影像段落中,
會看到貓身用色塊塗繪,並現大方格。
但這不影响整体視像感觀。
看這套電影,觀眾也不會有閒細數,
貓身上畫上了幾多貓毛。


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Yesterday, When I Was Young

讀坂本龍一的《我還能再看到幾次滿月?》,
讀到這一段:

另外還有像這樣的情況 : 住院時我隨意點開兒子在臉書貼的某 首樂曲 ,前奏結束之後歌曲唱了幾小節 ,我出乎意料之外的 淚流不止 。 那是美國鄉村音樂歌手羅伊 · 克拉克 ( Roy Clark ) 的歌曲 ( Yesterday , when I was young)。

我這人平常聽歌曲時 ,腦袋是聽不進歌詞內容 的 。 而且 羅伊 · 克拉克與我實在沒有什麼 交 集, 從來也沒想到自己會如此被 其打動 。歌詞所唱的,是肯定自己的人生,同時也領悟到有些東西已經再難挽回。那是在單向的時間盡頭等待的苦悶未來。無論你是誰、無論做什麼工作,也曾這樣想過吧。然後對於上了這把年紀的我聽了又特別有感,真是不想哭也難。這首歌曲是法國香頌歌手夏爾·阿茲納弗(CharlesAznavour)在四十歲創作,很難想像是他如此年輕時候作的曲子。阿茲納弗也有留下在晚年顫顫巍巍地演唱這首歌的現場表演影片,真是非常非常有韻味。

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些歌就會出現來感動你: 









Yesterday when I was young 

yesterday when I was young 
the taste of life was sweet as rain 
upon my tongue
 I teased at life as if it were a foolish game 
the way the evening breeze may 
tease a candle flame 
the thousand dreams I dreamed, 
the splendid things I planned 
I always built, alas, on weak and shifting sand 
I lived by night and shunned the naked light of day and only now I see how the years ran away 
Yesterday when I was young 
so many drinking songs were waiting to be sung 
so many wayward pleasures lay in store for me 
and so much pain my dazzled eyes refused to see 
I ran so fast that time and youth at last ran out 
I never stopped to think what life was all about 
and every conversation I can now recall 
concerned itself with me, 
and nothing else at all 
Yesterday the moon was blue 
and every crazy day brought 
something new to do 
I used my magic age as if it were a wand 
and never saw the waste and emptiness 
beyond the game of love 
I played with arrogance and pride 
and every flame I lit too quickly, quickly died 
the friends I made all seemed 
somehow to drift away 
and only I am left on stage to end the play 
there are so many songs in me that won't be sung 
I feel the bitter taste of tears upon my tongue 
the time has come for me to pay for 
yesterday when I was young

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牛件創作畫集My Boy Illustrations(2025)


本書發表了多幅王司馬的
《牛仔》四格漫畫的原畫,
很有紀念價值。
書內輯錄了很多《牛仔》四格漫畫
另以圖文展示香港多位本地創作人
向王司馬先生致敬的作品。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我所看見的未來》完全版 (2025)竜樹諒(Tatsuki Ryo)繪著


竜樹諒(Tatsuki Ryo)在1999年出版的
《我所看見的未來》初版,
封面上明確寫著「2011年3月將發生大災難」,
被讀者視為成功預言了東日本大震災。
漫畫也曾提2025年7月,
日本會發生大地震,
引發巨大海潚。

今天(3月31日)日本政府也預測,
今年日本會有大災難的機會率要提高至八成。
真害怕這個漫畫家又再估中。

《穿越時空の初吻》- 坂元裕二導演



神奈(松隆子)和硯駈(松村北斗)
結婚15年,感情日趨冷淡,終至離婚。
離婚後不久,駈因救人導致身亡。
神奈因意外能時空穿越回到15年前,
再初遇15年前年的駈。

雙方發展新的愛情。
神奈多次穿越時空,
雙方開始知道15年後的殘酷命運。
神奈想改變駈早逝的命運......
______



——————————




命運或許無法改變,
但其中的細節也許可以稍改,
只是我們往往不自知,
將其誤認為是原本就該如此。



2025年3月20日 星期四

《歌詞的背後——增訂版》盧國沾著(2016)



《歌詞的背後》是填詞人盧國沾的創作談。
初版於1998年面世。
此書是增訂版, 內容更完整。
作者在書中談及的歌詞達一百首。
作者如實記錄每一首歌詞的創作過程及感情。

不聽歌曲,只看歌詞,如讀詩詞。

2025年3月5日 星期三

《我的孩子是霸凌者》Siroyagi Shugo(2024)


這本漫畫是由家長的視角
去看學生之間的凌事件。

根據此書的故事內容,
通常父母根本不知或不相信自己的孩子,
會成為霸凌事件當事人 (凌者或被凌者)
知道後亦不知如何處理。

就故事而言,
作者堅持要懲罰霸凌者;
霸凌者亦往往會被霸凌,
因為霸凌者在進行霸凌行為時,
也同時創造了一些被霸凌的人際及環境條件







2025年2月27日 星期四

《把晚餐放进抽屉》- 韓江 (韓國)(2024)



讀韓光的詩,像讀韓光的小說。
內容相似,意象相似。 
原來韓光是先寫得,
後來才寫小說。
韓江初入文壇,
自1993年她在《文學與社會》發表詩歌。
她曾說: “我的寫作是從詩歌開始的。
我的小說與詩有很大重疊,
寫詩讓我進入情緒。”



作為小說家出道20年後,
韓江重回自己的文學原點,
出版這本詩集《把晚餐放進抽屜》。